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焦點滾動:摩托熱潮再起:小眾文化出圈 市場重回千億級

        2022-10-03 19:24:10    來源:揚子晚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愛上摩托車。

        “當風吹拂在身上時,會給人一種沒有壓力的自由飛翔感覺,這種感覺真的會上癮。”9月25日,老黃騎著摩托車行駛在馬路上,初秋的涼風吹過他的衣角。作為一個有著近10年摩托車駕駛經歷的資深騎手兼店主,老黃最享受的事情正是周末和朋友邀約騎車跑山時的輕松和快樂。

        摩托熱潮正在國內興起。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摩托車逐漸和露營、飛盤齊名,成為當下眾多“Z世代”的新寵。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無數玩家分享著關于摩托車的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摩托車產業在悄然回暖。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摩托車產銷量突破2000萬輛,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在2022年上半年,摩托車產銷已突破1000萬輛。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摩托車銷量將達約2332萬輛,成為一個千億元級的市場。

        “摩托車市場回暖有諸多原因。國民出行方式改變、摩托車廠商技術升級、年輕人愛好趨勢都推動市場再次爆發。”老黃說。

        老黃店里一輛本田牌摩托車。受訪者供圖

        當年輕人愛上“追風的自由”

        置身在山間道路上,一腳油門下去,聽著耳邊傳來風吹過的呼嘯聲,25歲的林杰深深地迷戀上了騎乘摩托跑山的滋味。

        此前林杰上班時無論開車還是搭乘公交出行,都經常因為堵車而遲到。但自從換上摩托車后,通勤時間大大縮短。更重要的是,日常工作所積累的壓力,能通過跑山得以釋放,“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約上三兩朋友。享受山風吹拂在臉上的感覺,心里格外輕松自由。”

        和林杰有著同樣感受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日常工作、生活節奏的高強度,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向往能在閑暇時間享受自由。而摩托車這項追風的運動,自然逐漸在80后,甚至90后群體中興起。

        “以前周末要么在家無所事事,要么和朋友聚會喝酒,而如今大家都逐漸轉向騎車。”同樣迷上摩托的95后王翔告訴記者,自己在看《逍遙騎士》、《車舞狂沙》等電影時,就被銀幕里男主角騎著摩托,行駛在道路上的風馳電掣感所吸引,接觸后更是立刻愛上這項運動,“現在摩托車太火了,幾乎每次跑山時都會遇到很多年齡相仿的年輕騎手,大家相互交流技術和經驗,熟悉后也經常約在一起騎行。”

        如今在年輕群體中,正興起一股“摩托車”風潮。對于他們而言,摩托車不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更被賦予了“炫酷”、“自由”等標簽,甚至成為年輕人全新的社交方式。

        在各種社交媒體上,“摩托車”更已成為新晉流量密碼。記者在小紅書搜索“摩托”時發現,其中不少類似“見你的路上連風都是甜的”、“心中的自由野獸快要沖破禁錮”等帖子,眾多UP主在文章中分享著自己騎乘經歷,并搭配上一張張帥氣的照片。而抖音里有關“摩托”話題的視頻播放量近600億次。同樣在微博上,“摩托車”話題閱讀量也達到20多億,引發50余萬次的討論。

        “明顯感覺到學摩托車的人多了起來。”一位摩托車駕校教練同樣告訴記者,“以前一批學員通常也就幾個人,現在差不多得有三四十人。而且男女生比例也基本持平,甚至不少都是情侶或者好友一起來學習。”

        受此影響,摩托車注冊量明顯增長。據公安部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摩托車新注冊登記271萬輛,同比增長33%,與2020年相比更是增長152%。

        商機同樣也被眾多商家所看中。一時間,越來越多的摩托車品牌,以及周邊配套商品開始涌現在市場當中。

        記者通過企查查搜索“摩托”發現,截至2022年9月中旬我國在業/存續的相關企業有2563983家,其中一年內成立的相關企業就有32850家。其中除了嘉陵、錢江等老牌摩托車廠外,也有多家新生專業制造銷售摩托車頭盔、賽車服、手套的廠商。

        “年輕人將摩托車視為‘大玩具’,也愿意為摩托車花錢。這意味著能給行業帶來最直接的利益。自然也引發越來越多的傳統品牌和新興廠商開始在這一賽道入局。”林杰說。

        行業爆發 下一個風口市場?

        “入坑”摩托車,對于林杰來說支出并不低。

        在林杰的購物清單上,詳細地記錄著每一筆開支。包括摩托、頭盔、手套、賽車服以及擋風板等裝備,一套下來已經花費了三萬多元。而隨著騎乘技術的提升,林杰開始不再滿足現有的座駕,他正計劃著換輛川崎的二手摩托,這需要花費差不多4萬元。

        盡管這筆費用足以購買一輛全新的國產摩托。但相對國產品牌,林杰更青睞進口摩托,“幾年前就惦記著這款車,算是圓夢吧。”

        “年輕人在選購摩托車時大多傾向于成熟品牌,畢竟摩托車圈也存在‘品牌’認知。”在重慶經營著一家二手摩托車行的老黃剛成交了筆訂單,“和老一代玩家相比,現在的年輕人無疑更舍得花錢。”

        老黃告訴記者,目前入門款摩托車價格在萬元上下,再高端點的則需要5萬至10萬元,如果是杜卡迪、寶馬等進口高端品牌則可能達到數十萬元。

        記者了解到,年輕玩家在選購摩托車時不但看重性能,對品牌和外觀也有著明顯需求。而進口品牌除了品控比部分國產車更好外,其更為炫酷的外觀和品牌賦值也讓眾多玩家為之“種草”。

        “不少囊中羞澀的年輕人為了‘圓夢’,也會選擇品相好的二手車。”老黃印象深刻,不少初入門的新玩家都會選擇二手車,“價格相對便宜不說,即使今后不玩了要出手,或者更換另外的摩托,也不會虧損太多。”

        事實上,購買摩托車只是入圈的第一步,為了騎行安全,玩家們通常會購買相關配套裝備,而這同樣也是燒錢項。

        王翔告訴記者,摩托車配套裝備主要分為頭盔、手套、騎行服等物品。而其中每項裝備下又有著更為細分的分類。以頭盔為例,其分為全盔、四分之三盔、揭面盔、半盔等不同款式,而價格也根據款式、產地的不同從近千到上萬元不等。

        “一頂頭盔3000元,一套騎行服差不多4000元,一雙手套1000元。光是這三件套就已經近萬元了。”王翔說。

        “以前摩托車手騎車出行時,只需要頭盔和手套,總價不會超過200元。”老黃說,“現在不少愛好者第一次購買時就會下單所有配套裝備,甚至為了酷炫效果,還會購買摩托車貼紙等老玩家不太在意的商品。”

        不可否認,正是這些新玩家涌入,推動著摩托車市場的爆發。

        據天貓數據顯示,自2021年開始,摩托車裝備需求明顯增加。2021年底,天貓淘寶摩托車及裝備在線商品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50%。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頭盔耳機、風鏡、摩托車記錄儀、手機支架等熱門裝備品類同比增長超過50%。同樣據京東早前所發布的618數據顯示,摩托車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106%,摩托車頭盔同比增長202%,摩托車裝備同比增長280%。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咨詢摩托車的愛好者數量明顯增多。每天都會接待幾撥客人。”老黃告訴記者,店鋪自2020年開始銷量幾乎翻倍增長,“只要你能拿得到貨,不管是摩托車還是配套商品,很快就能賣出去。”

        行業未來轉型:中大排量摩托和電摩成新趨勢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摩托車產銷量突破2000萬輛,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2022年上半年,盡管摩托車產銷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突破1000萬輛。

        “現在摩托車用途正在發生改變。”圈內摩托車玩家阿凱向記者分析稱,此前摩托車主要用于運輸和代步,而如今受年輕人追求新潮影響,未來數年之內,中國摩托車市場或許會從“工具車市場”徹底向“玩具車市場”進行轉型。

        為了滿足年輕人需求,近年來國產摩托車企業開始轉型升級,紛紛推出匯集“潮流”、“科技感”等特色的摩托車型,而中大排量摩托車更是銷售火爆。

        “現在來店里咨詢購買摩托車的玩家年齡大多在20多歲。他們的需求也更傾向于購買中大排量摩托車。”老黃告訴記者,越野摩托由于車型和性能等因素,并不適合在城市騎行,而傳統摩托車因為造型老氣也不被年輕人所接受,自然外觀炫酷的摩托車成為這一群體的最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6月內,國內250CC以上排量摩托車已經累計銷售22.22萬輛,同比增長46.6%,僅6月,國內中大排量摩托車就銷售達5.57萬輛,銷量端歷史首度突破5萬大關,同比大增57%,環比增長17.3%,且單月銷量已超出此前預計三個月(6-9月)突破5萬的預期。同樣據華西證券研報預測,到2022年,國內中大排量摩托車行業增速將超40%,全年或達40萬輛以上的銷量。

        除了大排量娛樂型摩托拉動消費升級外,以“電摩”為代表的新能源方向,也在創造行業增量空間。受“雙碳”目標的影響,如今摩托車產業也開始將新能源和電動摩托車視作未來發展趨勢。

        一時間,多家傳統摩企紛紛布局電動賽道。記者了解到,包括春風、錢江、隆鑫等品牌在內的廠商先后發布新款電動車型。除此之外,不少汽車企業也開始跨界聯合摩企發力。2021年,吉利、長城等汽車品牌紛紛成立公司或收購摩企進入摩托車行業。長城坦克與春風800MT聯手發布聯名款,吉利則與力帆聯手打造合資公司睿藍汽車,布局換電市場。

        “摩托廠商開始往綠色、環保的方向升級,同時摩友們也更需要注重文明騎行。”老黃告訴記者,盡管如今市場復蘇,但由于個別車手的不規范騎車,仍讓這一群體承受著外界的質疑。

        王翔同樣告訴記者,自己在跑山時會遇到沒有穿戴護具的騎手,甚至不乏有人為了追求刺激而將車速提升到最大,“這兩年時常會聽說誰騎車又出事了的消息。感覺這些行為不但傷害到自己,也容易讓外界再次對摩托產生反感。”

        “盡管騎車能享受自由和快樂,但同樣需要對生命和安全產生敬畏。只有這樣,未來摩托圈才能得以持續性的良性發展。”阿凱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