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臨危受命,排除萬難 50年前“長征一號”托起中華民族航天夢

        2020-04-23 16:49:51    來源:科技日報

        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拉開了中華民族進軍太空的序幕。

        運載火箭進入空間的能力,是探測和利用空間的前提與基礎。“長征一號”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打通了走向太空的“快速路”,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真正成為了可能。

        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記者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探尋了50年前“長征一號”托起中華民族航天夢的故事。

        臨危受命,排除萬難

        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人類征服宇宙的新紀元。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地球衛星”,向全世界昭示了中華民族攀登世界科學技術高峰的決心。

        1965年1月,隨著我國相繼成功發射近程導彈、地地中近程導彈,時任國防部五院副院長錢學森向國防科委提出“制定我國人造衛星研究計劃”,受到了周恩來總理、聶榮臻元帥等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次年5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定名為“東方紅一號”,運載火箭定名為“長征一號(CZ-1)”。發射衛星的整個工程代號“651工程”,“長征一號”是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1969年8月,研制人員在總裝車間把長征一號第三級火箭吊進整流罩中。

        1967年11月,國防科委下發《關于長征一號研制任務移交的通知》,將長征一號研制任務由七機部第八設計院移交給第一設計院(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前身)。臨危受命的一院從此擔負起“長征一號”總體設計和抓總研制的使命。

        作為我國首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在研制中遇到了不少新技術難題。作為火箭研制的技術負責人,時任一院副院長的任新民從總體方案到各分系統,深入現場對各種技術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審查落實。在最核心的整流罩及整流罩分離技術方面,他帶領時任一院總體設計部負責人謝光選修改了原來的方案,確定了“兩個半罩先縱向解鎖,然后水平方向快速平拋”新方案,通過多次地面試驗,使火箭整流罩能以適當速度平穩而迅速地分離。

        對于在高真空、低溫和有應力條件下,“長征一號”的二、三級和星箭金屬結構件之間是否會發生“冷焊“影響分離,當時大家認識不一。一院總體設計部人員在“不僥幸、不冒無謂風險”思想指導下,采取在星箭分離彈射器中鍍金,在二、三級對接框上涂二氧化鉬的措施防止意外。在當時沒有時間、沒有條件進行充分研究和試驗的情況下,這種確保萬無一失慎重的態度很有必要。

        鑄就豐碑,重新啟程

        經過各種前期發射試驗與調試準備,“長征一號”的各種性能得到了檢驗。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它噴吐著桔紅色火焰,托舉“東方紅一號”奔向茫茫太空。15分鐘后,衛星入軌的捷報傳來,“長征一號”圓滿完成了發射任務。發射現場的一院試驗隊代表在慶祝大會上激動地表示:“我們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進了宇宙空間!”

        是年五一勞動節,一院總體設計部代表虞利章和總裝廠代表叢學成在天安門城樓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周恩來指著虞利章介紹:”這是發衛星的人。“毛澤東豎起大拇指連贊:”了不起,了不起!“

        “長征一號”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質量超過了蘇、美、法、日四國首顆衛星質量的總合,極大縮短了我國運載火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一院“長征一號火箭總體設計方案”和“兩級火箭熱分離技術方案”2個專項,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狀”。

        面對榮耀,一院人沒有駐足。1971年3月3日,“長征一號再次發射,把實踐一號衛星送入軌道。

        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為中國人叩開了天宇之門,為后續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

        進入新時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瞄準了火星探測、月球探測和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據一院院長王小軍介紹,近年來,以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十一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相繼完成研制并成功首飛,極大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國運載火箭的系列型譜基本構架。

        一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表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所代表的航天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該院幾代航天人的血液。未來,中國火箭人將繼續傳承和發揚航天精神,一如既往地為中國的運載火箭事業發展而赤誠奉獻。

        關鍵詞: 長征一號 航天夢

        相關閱讀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www.亚洲色图|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