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重壓之下 中國制造如何逆勢突圍?

        2020-07-15 17:44:23    來源:新華網

        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走勢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步伐深入。2020年,對中國制造而言并不尋常。

        難,是普遍的感受。迎難而上,是共同的選擇。

        記者赴多地調研發現,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是很多制造企業的真實寫照。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中國制造不斷夯實基礎,危中尋機,向高質量轉型的步伐更穩健。

        壓力重 但向好勢頭在顯現

        “一些在制的訂單‘半路停工’,有些零散訂單直接作廢。”風險挑戰,讓心愿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華一度“很焦慮”。創業22年,心愿家紡為眾多國際品牌代工,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今年卻遭遇到了從未有過的危機。

        自救迫在眉睫,楊華下決心改造流程,將出口轉內銷。企業與蘇寧合作,用大數據“指導”設計、制造與銷售,新研發的“抗菌被”在“618”期間銷量大漲。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國際分工與生產的節奏。國際市場低迷,全球產業鏈波動,壓力大是企業的共同感受。提速本地配套、努力開拓市場,風險挑戰面前,中國制造在積極應變。

        約2.6萬家外貿企業走上“云端”,“網上廣交會”展示出別樣的“人氣”;“618”期間,淘寶直播場次同比增123%,巨大流量背后有著制造企業努力上“云”的身影……

        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比上月上升0.7和0.5個百分點;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一系列數據印證了制造業穩步恢復的勢頭。

        “既要對風險有清醒認識,也要堅定信心前行。”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認為,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宏觀政策持續顯效,制造業發展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企業的壓力正在緩解,中國制造向好勢頭在顯現。

        挑戰大 更有機遇蘊藏其中

        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疫情倒逼和生存壓力讓許多傳統產業意識到,智能化是關系到生存方式和發展質量的頭等大事。努力把握數字化機遇,是很多企業的主動選擇。

        屏幕上訂單、物料等信息實時更新;云平臺對生產狀況、質量等可視化監控……合肥聯寶科技車間,從零部件加工到電腦組裝都充滿了智能的氣息。

        聯寶科技CEO柏鵬說,借力數字化,企業累計出貨量大幅增長。下一步,還要將智能管理延伸到整個產業鏈。

        依靠電力大數據,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分區域、分產業、分企業摸排,鎖定“斷點”助力產業鏈復工;京東數科發布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效率和安全……有關實踐正在展開。

        “人工智能已初步證明了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說,“新基建”將推動人工智能在交通、能源等領域應用,大幅提升效率,帶動經濟發展。

        越是面對不確定性,越要練好自身本領。堅定創新是疫情帶給企業的又一啟示。

        從根植材料研究、發起對熔噴布創新到參與兒童口罩標準制定,創業十余年,藍禾醫療把小小的口罩做出了“門道”。疫情帶來需求高漲,藍禾憑借過硬產品抓住“風口”,出口同比增長50倍。“今天有快速擴張,明天就有大浪淘沙。”公司董事長曹軍說,企業還要向關鍵材料不斷“進軍”。

        憑借對通信、影像等技術以及產業鏈的布局,vivo截至今年5月已推出超過10款5G手機。未來將持續發力關鍵技術,推動標準制定。

        制造業投資降幅收窄的同時,1至5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7%。數字背后是市場的復蘇和創新的躍動。

        “中國制造的轉型不是‘漸次升級’,而是新的‘躍遷’。”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朱恒源說,讓技術用起來、應用跑起來、產業鏈完善起來,中國制造將在全球制造格局重塑中站上新臺階。

        強基礎 奮力開拓新空間

        高度重視因疫情而暴露的風險隱患,筑牢基礎、補齊短板,是應對風險的關鍵之舉,更是贏得主動的重要手段。圍繞“強基礎”,一系列行動正在展開。

        “我們優先對配套企業付款數億元,做好協同復工的同時加大本地配套。”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文俊說,一重本地配套比例已由原來不足20%提升至52%,下一步將協同上下游穩住產業鏈。

        產業鏈供應鏈穩,制造的基礎更牢。今年以來,圍繞抓“六保”促“六穩”,我國推出包括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在內的一系列舉措。

        工信部全面梳理重點領域龍頭企業及核心配套企業名單;八部門推出供應鏈創新應用試點;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一系列措施相應展開。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為99.1%和95.4%。監測顯示,131家龍頭企業共帶動上下游約60萬家中小企業復產。

        產業鏈要安全高效,工業與信息化的基礎更要打牢。

        在完成內存芯片自主制造后,位于安徽合肥的長鑫存儲不久前實現產能突破。圍繞“芯屏器合”的產業戰略,合肥也成長為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發展地區,擁有集成電路企業超過250家,年產值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基礎工藝是工業發展的底氣。不久前,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2016年至今,我國已論證通過和啟動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十余個。加強基礎創新,中國制造步伐更穩健。

        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夯實數字基礎的部署正在展開。

        黃利斌說,工信部將圍繞筑牢產業基礎和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出臺具體措施,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制造業聚集,助力中國制造開拓更廣闊空間。

        關鍵詞: 中國制造

        相關閱讀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成在人线av|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