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理財破凈潮后續:理財公司紛紛自購產品,總額約18.5億

        2022-04-05 12:26:50    來源:揚子晚報

        行情不佳時,基金公司自購產品的這種做法,銀行理財公司近期也開始效仿,且手筆更大。從今年3月下旬光大理財打響理財公司“自購第一槍”以來,兩周內,已有4家理財公司宣布自掏腰包購買旗下產品,預計總額約18.5億元。

        最近一家公布的是招銀理財。該公司4月2日稱,公司將投入自有資金5億元用于認購/申購其旗下理財產品。截至3月25日,該公司高級管理層、各部門負責人自持公司理財產品合計金額已超過其去年薪酬總額。

        綜合多家理財公司公告及業內人士分析,理財公司自購產品的背景是近期股債雙殺,理財產品出現大面積凈值回撤,自購產品的目的是增強投資者信心,也為了產品最終收益。

        兩周內已有4家理財公司宣布自掏腰包購買產品

        4月2日,招銀理財在官方公眾號發了一條漫畫長圖,內容顯示“堅信國家經濟長期向好,我們將投入自有資金約5億元,用于認購/申購我司旗下理財產品。以上自持理財產品覆蓋日開滾動、豐和、青葵、金鼎、FOF及權益類等各大系列產品,其中R3及以上產品占比超過70%。”

        長圖還顯示,截至今年3月25日,招銀理財高級管理層、各部門負責人自持公司理財產品合計金額已超過其去年薪酬總額。

        此前在3月23日至3月26日,光大理財、南銀理財、中郵理財相繼發布公告稱,分別運用約2億元、5億元、6.5億元自有資金投資公司旗下理財產品。至此,4家公司自購總額將達約18.5億元。

        與基金自購相比,銀行理財公司們手筆更大。對比近期基金公司公告,如3月16日睿遠基金宣布將使用自有資金再次申購旗下基金不低于1.5億元;3月17日,易方達基金宣布近日運用固有資金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及FOF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天弘基金也宣布分別以5000萬元、1億元固有資金申購旗下公募產品。

        自購目的是提振市場信心,同時通過降低產品費率等方式安撫投資者

        對于近期大面積凈值回撤,普益標準研究員崔盛悅表示,主因是近期股市債市大幅調整。公開信息顯示,在地緣沖突、美聯儲加息等影響下,2月下旬以來,A股持續下跌,一度失守3100點,在3月16日金融委釋放積極信號后有所反彈,不過整個3月滬指跌幅仍達6.07%,創業板指下跌7.7%。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4月2日從銀保監會指定的理財產品信息查詢網站“中國理財網”搜索獲悉,目前登記主體為理財子公司的存續理財產品有約8400只,披露了凈值的產品中仍有約1200只凈值低于1,占比14.3%。破凈產品中,風險等級以三級(中等)以上居多,投資類型多為混合類,包括了債券或股票等資產。

        對于自購,多家理財公司提到是為了“提振信心”。如中郵理財在公告中稱,自掏腰包是因為“基于對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在2021年度業績會上回應自購的決定稱,一是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心,二是對光大理財投研能力的信心,三是傳遞信心,希望投資者在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之后,能夠容忍短期的波動,從而獲得更長期的投資回報。

        崔盛悅表示,當前市場已企穩回升,理財產品凈值情況會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后續其他理財子公司不排除繼續跟進的可能。

        除自購外,銀行理財公司近期還通過調整產品結構、降低產品費率、加大投資者教育等途徑來安撫投資者。例如信銀理財2月下旬公告稱,決定對信銀理財全盈象固收穩健年開8號理財產品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托管費給予階段性優惠;招商銀行常務副行長王良在業績會上表示,招銀理財正在研究措施,結合銀行客戶低風險的配置,加大債券等固收類產品投入;對權益類產品的配置,加大投研能力,延長理財產品封閉期等。

        多家理財公司管理規模破萬億,最賺錢的還是招銀理財

        從近期銀行陸續披露的2021年財報看,目前理財公司已普遍接過了銀行母體運營理財產品的重任。

        例如截至2021年末,工行理財產品余額為2.59萬億元,工銀理財余額為2.0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517.31億元,占全行理財規模比為77.99%;農行2.07萬億理財余額中,農銀理財有1.82萬元,占比87.9%;光大銀行并表口徑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1.07萬億元,和光大理財管理資產的總規模相同。

        還有其他多家理財公司去年末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超過萬億元。如招銀理財管理產品余額2.78萬億元、建信理財產品規模2.19萬億元、中銀理財受托管理規模突破1.71萬億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目前有可比數據的14家理財公司中,最賺錢的仍是招銀理財。2021年,招銀理財凈利潤達32.03億元;去年凈利潤超過20萬億的還有興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宣布自購的理財公司中,光大理財去年實現凈利潤15.86億元,中郵理財去年實現凈利潤12.25億元,南銀理財母體南京銀行尚未披露2021年財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程維妙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