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從一線看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取得重大進展→

        2022-12-27 20:22:22    來源: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近期,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傳出消息,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并且具備了批量制造條件。這次最新突破的關鍵部件“第一壁”,實際上是“人造太陽”的“防火墻”,可以直接面對燃燒的上億攝氏度等離子體。


        (相關資料圖)

        一米距離,溫度從一億攝氏度到-269℃

        “人造太陽”,簡言之就是在地球上造一個裝置,模擬太陽發光發熱釋放能量,從而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能源問題。“人造太陽”一般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探索開發聚變能源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7方共同參與建造,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陽”。目前,ITER正在法國南部按計劃推進,預計2025年完成。

        聚變能源一直被認為是人類的終極能源夢想。就在2022年11月22日,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傳出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并具備了批量制造條件。

        這是我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巨大突破,標志著中國全面突破“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關鍵技術,實現該項核心科技持續領跑,有力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話語權。

        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簡稱“第一壁”。它直接面對真空壁等離子體堆芯的1億攝氏度高溫,是ITER裝置最關鍵的堆芯部件,也是核聚變堆建設的關鍵技術。

        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工程技術領域首席專家、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團隊負責人諶繼明告訴記者,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一億攝氏度就相當于16666個太陽累計燃燒的溫度。

        從真空壁堆芯一億攝氏度的高溫等離子,快速下降到外面包層-269℃,中間只間隔1米多。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物質能承受上億攝氏度的高溫。

        無法忍受高溫,那就主動降溫。冷卻水巧妙地解決了材料抗高溫的問題,然而“第一壁”的制造加工安裝也充滿著挑戰。

        增強熱負荷的手指部件,簡稱“手指”,是“第一壁”中最關鍵、最核心的零部件,制作難度不小。部件中銅和不銹鋼連接部位的貼合度間隙誤差需要打著手電光,從逆光角度才能看得見。

        而手指部件的銅表面特殊加工更是要求誤差率要小于0.01毫米。

        手指部件有三層,下面一層是不銹鋼、中間是銅,上面一層是金屬鈹。四川雅安的一家配套企業,用自己的“獨門絕技”,把這三種不同特性的金屬材料緊密地貼合在一起。

        在十幾家配套企業的共同研發努力下,手指部件在2022年3月完成了加工制造。此后經過8次模擬高熱負荷測試,每次持續一周,在10月順利通關。

        就在諶繼明科研團隊在“手指”部件取得重要突破時,他的同事,李鵬遠的科研團隊也有了新的進展。李鵬遠團隊負責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外側,也就是真空壁外面的包層——磁體支撐的研發。

        與“手指”的加工制造類似,“第一壁”的磁體支撐同樣離不開眾多配套企業。因為是核能產品,加工要求零容忍、零缺陷。因此技術人員在實際加工前,要先借助計算機軟件,做數控程序處理。即便有計算機幫忙,這個過程的難度依然不小。

        像太陽那樣利用核聚變獲得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供應,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夢想。在這條研發的道路上,它可能是4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坐科研“冷板凳”的寂寞孤獨,可能是無數日夜的重復,也可能是一次又一次測試的失敗。

        “人造太陽”的每一項技術都需要反復測試。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相關科技研發快速迭代,并不斷應用到民用制造業。李鵬遠團隊最近研制的高溫超導導體,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不僅如此,參與“人造太陽”部件制造的加工配套企業也在快速發展。

        癌癥治療有望用上國產核技術

        鈷60、碳14、釔90是三種同位素原料,它們與核反應堆發生反應后,就成為帶放射性的醫用同位素。同位素鈷60,主要用于伽馬射線治療腫瘤疾病。2009年,我國已實現鈷60國產化。

        同位素碳14原料,主要用于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目前主要依靠進口。釔90同位素原料,可以用于癌癥的放射性治療,目前基本依靠國外進口。

        國際上使用釔90同位素的體內放射治療已經有二十多年,我國最近幾年才開始起步。浙江省腫瘤醫院是我國釔90放射治療的臨床研究單位之一。這種放射治療適用于一些腫瘤較大,不適宜做手術或化療的癌癥患者。

        不過,釔90用來進行放射治療,價格十分昂貴。這背后,是我國一直無法實現自主生產釔90同位素的現實。而眼下,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2022年10月28日,我國最大同位素生產基地在浙江海鹽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3月建成投產,這將有效解決國內同位素產品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

        釔90實現國產化,背后離不開秦山核電的努力。以國產釔90同位素原料為例,這第一關,就是要研制生產出特殊的玻璃微球。

        微球制造完成后,管道的生產同樣不可或缺。位于浙江湖州吳興區的一家配套廠,建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無縫管生產線和焊接管生產線。裝同位素原料的“靶件”管道,就是在這里制造加工的。

        符合要求的管道做好后,裝入同位素原料,就成了“靶件”,“靶件”隨后進入秦山核電站核反應堆廠房。

        裝有同位素原料的“靶件”,在核反應堆里面放置兩年,充分吸收反應堆裂變產生的中子帶有放射性后,再借助專門的屏蔽運輸容器,通過遠程操作,從核反應堆里提取出來,吊運到“乏燃料水池”,進行降溫和輻射屏蔽。

        為了便于以后的運輸,隨后,這個3米多長,帶有高放射性的靶件被拆成20厘米一段的長度,再放入一個專用的容器里面,等待進一步加工。

        醫用同位素是核醫學發展的基礎與核心。目前,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的研發還在不斷進行,未來將給更多癌癥患者帶去希望。

        關鍵詞: 熱核聚變 放射治療 全球最大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在线电影你懂的亚洲|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