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當農業生產遇到極端天氣 如何做好田間管理?

        2023-07-06 22:22:24    來源:杭州網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多地出現極端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眼下,各地多措并舉,做好田間管理,助力豐產豐收。

        因地制宜做好田間管理 助力糧食豐收


        (資料圖片)

        7月份以來,湖南多地出現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最高溫度超過39℃,使早稻容易出現早熟、空殼等現象。在永州市零陵區,農業部門組織飛防人員,對部分早稻田進行根外追肥,增強早稻植株對高溫的抗性,減輕高溫熱害。同時派出超過120名農技人員深入各個早稻產區鄉鎮指導種糧戶“以水調溫”,加強夏管時期的田間水分管理。

        湖南永州市零陵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室高級農藝師 祝雙喜:除了補肥,像35℃以上的高溫天氣一直持續的話,我們的種植戶就要及時灌深水,把稻田里的水層保持在4-5厘米左右,這樣能有效降低水稻表面的溫度。

        眼下,正是河南秋糧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期。由于近期出現的強降水天氣,在淇縣5G數字農業示范園的5000多畝農田里,當地組織干部群眾疏浚排水溝渠,防止因田間積水造成農作物收成受損。

        河南鶴壁市淇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股股長 耿文化:通過實施灌溉與排水工程,新建各類排澇溝渠59條,疏浚淤積溝渠67.8公里,打造全縣農田溝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生產布局,全面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為保障我縣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分區分類指導 應對極端天氣

        針對今年以來多地出現極端天氣,近日,農業農村部會同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堅持問題導向,分區分類指導,細化實化措施。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處處長 朱娟: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奪秋糧豐收預案,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細化防災減災技術路徑,指導各地提早儲備抗旱水源、疏通田間溝渠、檢修抗旱排澇機具,密切監測災情發展動態,做到有災防災、無災增產,全力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多舉措防治病蟲害 助力糧食增產增收

        夏管期間,還是各種病蟲害的高發期。目前,各地正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病蟲危害。

        由于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今年由南部地區遷飛而來的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害蟲遷入時間早,田間蟲量也高于往年。為確保糧食生產安全,貴州立即下達3000萬元省級病蟲害防治資金,加密蟲情監測、加大技術培訓、組織開展統防統治等多項措施,積極防治水稻害蟲。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 靳穎:全省各級農技人員全部下沉一線,深入田間,積極開展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的技術培訓,為全年糧食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棗陽市是湖北省47個糧食主產縣之一,今年全市水稻面積74萬畝,從棗陽市植保站目前田間調查看,稻飛虱蟲量較常年同期偏多兩成,水稻二化螟畝殘蟲量比去年同期高六成,棗陽市緊急組織80多家農業合作社的近150臺無人機,全力以赴,打藥治蟲,確保農業豐收。

        新技術新模式 助力糧食增產穩產

        目前,全國主產區夏管已全面展開,各地因地制宜不斷提升糧食生產管理水平,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助力糧食穩產增產。

        過去“夏管”憑經驗,現在“夏管”看數據。當前,山東的玉米、大豆全面進入到“夏管”階段。在產糧大縣齊河縣,借助“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農業人員只需要鼠標輕點,幾十公里外的農田土壤墑情、作物長勢、天氣情況及災害預警等信息都能通過電腦屏幕呈現在眼前。

        在山東東營,當地已發展智慧農業應用基地24家,今年220多萬畝夏種糧食作物,基本全部實現農作物病蟲害有效預警和無人機飛防等智能化管控。

        山東東營市廣饒縣李鵲鎮智慧農業技術中心主任 崔帥:你看我身后大屏幕上,地里的各種蟲情、苗情、墑情等信息一應俱全,哪個地塊該澆水了,哪個地塊該打藥了,我都能夠實時監測到。通過手機一鍵啟動,地里的智能設備就能自動運行。

        今年,吉林雙遼市玉米創新種植模式,采用了“品”字形水肥一體化種植模式。眼下,玉米也迎來了苗期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農戶們正在田間看苗情、測地情,根據土壤墑情和肥料需求隨時進行施肥和灌溉。

        吉林省雙遼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余洪濱:主要是解決苗期土壤板結,通過深松能夠更有效地接納降雨,保證秧苗土壤疏松度,讓秧苗根系下扎。

        今年,農業農村部繼續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布主導品種158個、主推技術164項。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技術推廣處處長 崔江浩:農業農村部全面加強對大面積提高糧油作物單產的科技支撐,中央財政資金持續投入52億元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教育培訓,全力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盡快落地見效。

        (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張旭成 山東臺 河南臺 貴州臺)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天堂2016|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伦乱亚洲h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