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集“優”成“勢”做實做大做強 探索山區產業發展新路徑

        2022-01-18 14:43: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閩西革命老區連城縣近年來通過產業園拉動產業鏈、“四園同建”、一企一策、提供要素保障、工業園區與城區大融合5種方式,探索山區產業發展新路徑,打造出一個以高科技產業鏈集群引領、多種類支柱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老少邊地區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服務鄉村振興進行了有益探索。

        9條支柱產業鏈

        構建山區經濟發展“血脈”

        連城縣是紅色搖籃、紅軍故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屬閩西中央蘇區縣之一,2020年脫貧摘帽。

        連城縣一度采取“彎道超車”方式發展地方經濟,導致一批質量不高、生命力不強的項目落戶當地。截至2015年,該縣停產或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企業數量達30多家,嚴重制約當地產業發展。

        連城縣縣長蔡東陽介紹,從2016年起,連城縣采取“換道超車”方式,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優質產業轉移,用5年多時間,培育出9條支柱產業鏈,在經濟逆行中完成了從劣勢到優勢的轉換,開創了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新格局。2018年至2021年,連城縣連續4年獲評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

        蔡東陽告訴記者,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9條支柱產業鏈中,7條是側重于新材料、智能終端、健康體育等凸顯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工業產業,另外兩條則為現代農業和文旅產業。

        連城縣光電新材料產業現以賽特新材、中觸電子、允升、富潤建材等一眾科技含量高的外來企業為龍頭,構建了“鏈主企業+骨干企業+高成長企業”產業生態鏈,成為國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以愛的、康萊寶、渡遠等企業為龍頭的連城健康體育產業現正發力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水上運動系列用品基地、全國最大的室內體育健身器械生產基地。

        連城地瓜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年總產值現超百億元,地瓜加工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超80%。連城欲將地瓜產業打造成為國家級現代地瓜產業園、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連城縣現有人口25萬,人均GDP已超10萬元。5年多來,連城外來落戶企業從25家增長到88家,其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冠睿電子、賽特新材、豐海竹業成為省級龍頭企業。

        五措并舉支撐支柱產業鏈良性發展

        連城縣經濟總量不大,其發展勢頭及潛力卻引發外界關注。記者多次深入當地工業園區及廠礦企業調研,探尋其經濟發展路徑,連城縣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黃養生等介紹,該縣產業良性發展與當地政府5大舉措息息相關。

        以產業園拉動產業鏈。連城縣近年來先后建設了光電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體育用品產業園等10個專業園區,實施鏈式招商“延鏈”、強攻項目“補鏈”、集聚平臺“強鏈”,持續擴大支柱產業鏈規模。

        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環保節能型真空絕熱板和墻體真空保溫板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企業,產品大部分出口,真空絕熱板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30%以上。

        賽特新材產業園前后投產了高阻隔軟包材料、真空設備、真空吸氣劑和干燥劑、玻璃纖維棉、冷鏈保溫箱共5家上下游配套項目,實現從原料到產品的全配套生產,成功打造出以賽特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構建了賽特上下游全產業鏈。

        “四園同建”是抓手。連城縣在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過程中,同步實施了智慧園區、標準化園區和再生園區建設,以提高園區承載能力,提升園區服務、管理和應急能力,確保園區可持續發展,實現新簽約引進項目快速落地、快速投產。

        縣里通過拍賣、轉讓、租賃、引進新項目、嫁接新股東等方式,清理遺留的“僵尸企業”,盤活26家企業閑置土地共1780畝、廠房約26萬平方米,等同于在原荒廢園區上再生一個新園區。

        一企一策,精準培育。連城縣實施“一企一策”,扶持落戶企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上市融資,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連城縣中觸電子有限公司在“一企一策”政策支持下,引進宇文浩電子、匯東光電、世波光電、浩宏光電等配套企業,打造“觸控屏-電子元器件-智能終端產品”產業鏈,推動新型顯示器及智能終端產業集聚發展。

        要素保障是關鍵。連城縣為落戶企業提供“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式服務。以產業鏈金融授信、信用貸、流水貸、訂單貸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讓高端人才安家大城市,工作在連城,通過提供生活補貼,解決落戶企業引才、留才難題 ;多措并舉,解決落戶企業在用地、用工方面的痛點和難點。

        大融合拓出發展新格局。連城縣利用工業園區與城區相鄰優勢,探索實施園區治理社區化,將企業員工及生活區分片區納入當地社區,通過網格化管理等方式,為企業員工及子女提供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使落戶企業集中精力投入生產。

        連城工業園區探索設立保稅倉庫和海關監管倉庫,為賽特、渡遠、愛的、康萊寶、航凱等落戶外貿企業提供產品出口便利,使生產出口監管融合。

        山區培育支柱產業

        關鍵在于集“優”成“勢”

        縣委書記詹崇仁說,連城的支柱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成為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也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這是連城縣的一大優勢。政府多措并舉為當地支柱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這是連城縣另外一大優勢。兩大優勢有機融合,最終集優成“勢”,讓落戶企業安心生產、員工安心工作、產業良性發展,促成連城眾多支柱產業鏈做實做大做強。

        詹崇仁告訴記者,產業發展的理念變革和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成果讓本地群眾意識到,革命老區也可以依靠自身發展“骨頭長肉”,對連城的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這個山區縣人口總數增加了1800多人,外遷人口開始回流,城區街頭熱鬧起來。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趙迪博士說,山區縣域發展有其自身先天劣勢,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山區縣域支柱產業該如何發展?借鑒連城縣產業發展路徑,須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抓好產業轉移機遇。產業轉移能促進勞動力回流,實現轉移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減少內陸地區勞動力外流雙重作用,為內陸地區經濟帶來生產要素、人才資源和市場需求,有利于形成和強化內陸地區,尤其是山區支柱產業,促進山區與平原地區發展資源的區域均衡和合理配置。

        二是深挖山區資源潛能。山區在地勢、氣候、文化等資源上具有獨特優勢,尤其適合做好生態農業、特色農業、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等產業文章,實現山區“溝流金、谷淌銀、灣聚財、川招寶”。

        三是激發創業人員活力。勞動力大量外流一直是山區經濟發展主要瓶頸。近幾年,為了補齊內陸地區人才短板,國家從政策層面激勵農民工攜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返鄉創業,這是山區縣值得重視的人力資本。

        四是制定科學有效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先行。制定科學發展規劃是明確山區產業發展定位與方向,避免產業同構、同區競爭最有效的手段。規劃時要全盤思考產業布局,避免注重單項產業而忽視產業協同,避免注重主體培育而忽視集群效應。

        (記者 梅永存 彭張青)

        關鍵詞: 集優成勢 做實做大做強 探索 山區產業發展 新路徑

        相關閱讀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再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五月天网站亚洲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