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汽車 >

        長安甩不掉油車尾巴

        2023-05-02 17:28:24    來源:搜狐汽車

        原創出品 | 「子彈財經」旗下「探客出行」

        作者 | 廖鴻杰

        編輯 | 蛋總


        (資料圖片)

        美編 | 邱添

        審核 | 頌文

        要說車企高管誰最“凡爾賽”,非長安汽車(簡稱:長安)董事長朱華榮莫屬。

        本以為2022年業績慘淡的長安,沒想到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近日,長安發布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長安實現營收約1212.53億元,同比增長15.32%;歸母凈利潤約77.98億元,同比大增119.52%。

        同時,從銷量來看,長安2022年總銷量約234.62萬臺,同比增長1.98%;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約187.46萬臺,同比增長6.83%,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約27.12萬臺,同比大增150.06%。

        銷量增速低于營收增速,更是遠低于利潤的增速,顯然,長安的單車售價和單車利潤有明顯的提升。但更讓人意外的是,長安在2022年的銷量居然沒有下降。

        在2022年11月舉辦的“2022年中國汽車論壇”上,朱華榮公開表示,“缺芯貴電”問題對汽車產業鏈的生產秩序造成嚴重的破壞,致使長安在2022年的1-9月里損失了60.60萬臺產量。

        為此,朱華榮還公開喊話,建議國家層面打擊個別企業原材料囤貨與炒作的行為。

        圖 / 界面財聯社

        過去的2022年里,多少車企或汽車品牌都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尤其是那些“含著金鑰匙”的國有汽車集團。

        作為四大國有汽車集團之一的長安,在過去的2022年里,哭得最慘的是長安,業績最好的也是長安。長安怎會如此“割裂”?讓朱華榮痛失60萬產量的是什么?讓長安凈利潤翻倍的又是什么?

        1、自主“崛起”,合資“退場”

        合資品牌賺錢,自主品牌虧錢;老品牌賺錢,新品牌虧錢;燃油車賺錢,新能源虧錢。這在傳統車企向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轉型過程中似乎成了一條鐵律。

        尤其是對于有著國資和合資優勢的頭部大車企而言,一汽、東風、上汽、廣汽、北汽……皆是如此,唯有長安是個例外。

        也許這正是讓長安深感自豪的一點,在過去10年里,隨著自主品牌在SUV市場中一路攻城拔寨,長安憑借著“CS系列”成了自主品牌的“驕傲”,更是打破了“國企自主品牌不行”的魔咒。

        在燃油車出現“拐點”的2022年,長安用一份不錯的業績打了“拐點論”者的臉。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長安實現營收約1212.53億元,同比增長15.32%;歸母凈利潤約77.98億元,同比大增119.54%。同期,長安在2022年總銷量約234.62萬臺,同比增長1.98%。

        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約187.46萬臺,同比增長6.83%;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約27.12萬臺,同比大增150.06%。

        「探客出行」整理長安近五年的業績和銷量數據發現,長安的營收規模從2018年的662.98億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1212.53億元,累計漲幅達82.89%;而同期的汽車年銷量則從2018年的213.78萬臺略增9.75%至2022年的234.62萬臺。

        雖然長安的銷量在2019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似乎并沒能妨礙營收的持續增長。

        即便是到了大浪淘沙的2023年,長安在幾大國有車企之中依然挺能打。

        2023年一季度,長安實現總銷量約60.78萬臺,同比下降了6.71%。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約51.85萬臺,同比下降了2.06%。自主品牌銷量占比繼續攀升至85.31%,比2022年的整體水平提升5.41個百分點。

        對比乘聯會同比13.40%大跌的一季度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看,長安算是跑贏了大市,穩住了陣腳。尤其自主品牌,雖然銷量下降了2.06%,但自主品牌的銷量占比卻相較于2022年的79.90%上升了5.28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的上揚,也就意味著合資品牌的下行。對于長安而言,由于標致雪鐵龍的“退場”,如今支撐著長安合資品牌的也就只有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了。

        2023年一季度數據顯示,長安福特銷量約4.48萬臺,占總銷量的7.37%;長安馬自達銷量約1.39萬臺,僅占總銷量的2.29%。

        然而從2022年看,長安福特的銷量占比還有10.70%,同時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占比為4.43%。若是結合近五年的產銷數據可發現,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這兩大合資車的銷量占比已經從2018年的25.45%下跌到2022年的15.13%,到了2023年一季度僅有9.66%。

        顯然,合資車的銷量占比正在加速下行。

        在長安的品牌布局中,合資車福特和馬自達的售價,更是明顯高于長安的自主品牌。按照全行業的經驗看,合資車的利潤應該是遠遠高于自主品牌。

        但長安又成了一個另類,合資車型的銷量占比逐步下降,自主品牌繼續上揚,長安竟然會迎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豐收。是自主品牌降本抬價了嗎?還是說長安已經開啟合資車企“躺賺模式”?

        2、新能源“折臂”,新品牌“乏力”

        從合資品牌壟斷到自主品牌突圍,長安做出了國有車企的榜樣。但從燃油車到新能源的賽道切換,長安似乎還處于掙扎徘徊的階段。

        在《長安的新能源焦慮》中,我們就講到了長安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起步遇阻的問題。如今,半年時間已經過去了,新上市的阿維塔并沒有交出讓人滿意的成績,早先阿維塔一步的深藍汽車似乎也陷入了“僵局”。

        「探客出行」從懂車帝獲悉:深藍SL03車型自2022年8月開始交付以來,至今8個月累計銷量約4.42萬臺。而自12月開始交付的阿維塔11車型,4個月時間只賣出5663臺。

        圖 / 懂車帝APP

        從月度細分數據會發現,深藍汽車從8月交付開始,銷量開始一路攀升,到12月實現單月9,094臺的成績。隨之便急轉而下,到2023年的2月只賣了4,103臺,相比于2022年12月單月近萬臺的銷量可謂是“膝蓋斬”了。

        3月深藍SL03車型雖然也出現了超100%的環比上升,但這背后的代價卻是4.2萬元的綜合補貼。這讓原本定價就只有17.19萬到22.19萬元的深藍SL03車型(除氫電版),在剛上市不久就再打了個八折。

        如此自傷品牌之舉,顯然是不得已而為之。

        圖 / 長安深藍官方微信公眾號

        而眾星捧月的阿維塔11則依然處于“不溫不火”的尷尬爬坡階段。

        當然,如果說兩大新能源品牌銷量的不盡如人意是因為,深藍和阿維塔都是長安在2022年推出的新品牌車型,我們不妨看看上市更早的長安Lumin和奔奔E-Star新能源車型表現。

        「探客出行」從懂車帝獲悉:長安Lumin車型自2022年5月開始交付以來,11個月實現累計銷量約8.37萬臺;奔奔E-Star在過去的一年里累計實現8.13萬臺。

        圖 / 懂車帝APP

        看似銷量表現都差不多,實則分化已經非常明顯了。

        從最近幾個月的數據看,曾多次月銷破萬的奔奔E-Star到2023年3月的銷量已經是極為慘淡。而在2023年1月銷量環比跌幅達66%的長安Lumin在兩個月后再次實現月銷過萬。

        長安Lumin的銷量回暖,似乎和深藍SL03的打法類似,也是通過降價來實現。

        圖 / 懂車帝APP

        我們對比四款車型的售價發現,銷量還不錯的長安Lumin和奔奔E-Star則是靠著10萬元以內的低價走量車。即便是將售價拉到70萬的深藍SL03車型,如今也是靠著15萬的性價比優勢立足市場。

        可見,長安在新能源汽車上雖然很努力,但目前效果還不太理想。

        單一新能源汽車品牌,10萬級別的年銷量,大部分還是售價低的賠錢買賣,顯然不是長安所愿意看到的。

        3、結語

        作為四大國有汽車集團之一的長安,用不賺錢的性價比路線,硬是阻擋住了高溢價的合資品牌入侵,更是沒有像其他國有汽車廠商那樣“跪舔”合資品牌。

        將售價更高、利潤更厚、品牌更大的合資車“踢出”市場后,長安的營收和利潤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迎來了雙豐收,但從長遠來看,固守燃油車并不符合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勢,尤其是有悖于國內的“雙碳戰略”。

        此外,自主品牌油車持續向好的業績,還會擠壓新能源的投入。

        畢竟一個是賣得好,還能賺錢,一個是賣得差,還在砸錢。對于一家企業而言,出于對經營風險的考慮,繼續加大力度發展新能源或許還存在著一定的決策壓力。

        這就如同,中國汽車工業的過去30年,發展自主品牌吃力不討好,大搞合資辦廠躺賺還舒服。

        3月底,《中證報》報道:長安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長安深藍”或將更名為“深藍汽車”。對此,長安官方給出的回應是:“長安深藍改成深藍汽車,是為了讓品牌更清晰,其他沒有變化。”

        顯然,一邊是新能源后勁不足,一邊是自主品牌燃油車的繼續扛大旗。長安似乎是在擔心發力燃油車時,讓人誤以為長安新能源“不行”,進而將“長安深藍”升級為“深藍汽車”,在面向市場的營銷層面上,盡可能地摘掉“長安”的帽子,讓其獨立建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至于,朱華榮的痛失60萬產量,顯然說的不是少賣了60萬長安汽車,而是少賣了60萬長安的新能源汽車。

        無論是自身的決策失誤,還是外部的市場干擾,既然已經錯過入場時機又無法挽回,那只好在稍有起色的自主燃油車品牌上繼續發力,從而“被迫營業”多賣了60萬臺燃油車,以此來平衡得失,維持經營。

        這或許正是長安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轉型中讓朱華榮最頭疼的事。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