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最早的“粽子節”,竟然不是端午?

        2023-06-16 16:17:31    來源:荊楚網


        (資料圖)

        進入農歷五月,我們接連迎來兩個節日:五月初四夏至,五月初五端午。都說端午節別名“粽子節”,但你知道嗎,最早的“粽子節”,并不是端午,而是夏至。

        上古時期,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極為看重的盛大節日。夏至也稱夏節,這天要祭祀土地神,以祈祝一年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這時正好趕上夏收,新收的黍就用作了貢品。天子會在夏至日親自嘗黍,民間則用黍來祭祖。后來,人們把黍米包在竹葉里面,做成牛角的樣子,名曰角黍,專門用于夏至祭祀。

        竹葉包黍米擰成牛角形狀,這個畫面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什么?對,這種叫角黍的夏至標配食物,正是早期的粽子。

        那么,為什么夏祭要用角黍呢?黍在古代被稱為“火谷”,火屬陽,竹葉屬陰,竹葉裹黍米,二者結合,即為陰陽調和。古人認為過了夏至,陽氣會慢慢減少,陰氣會逐漸增多。吃上一只粽子,也就意味著告別“陽”,迎接“陰”。

        事實上,不僅僅是吃粽子,采雜藥、除毒物等,也曾是夏至民俗。這個時節天氣濕熱,容易滋生蝎子、蜈蜙等毒蟲,所以古人將農歷五月稱為“惡月”,五月初五端午這天則是“惡中之惡”。東晉有位將軍叫王鎮惡,就是端午出生的。《射雕英雄傳》里郭靖的師父柯鎮惡,想來也和王將軍同一天生日。古人如何“鎮惡”呢?就是有端午有夏至的“惡月”,采草藥洗澡、佩香囊防蟲、掛艾草辟邪等等等等。

        為了“鎮惡”,農歷五月的夏至與端午,人們都在忙著驅蟲、防毒。成書于魏晉時期的《風土記》中寫道:“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可見魏晉時端午夏至二節并重,節俗已有融合。到了唐代,夏至和端午進一步融合。隨著屈原“雖九死其尤未悔”的愛國精神越來越為后世所銘記,端午逐漸取代夏至,吃粽子等節俗也就成為端午標配了。(撰文:燕子)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jiz zz在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