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湖北科技突出貢獻獎得主熊有倫院士:科學報國50余年,勇攀制造領域珠峰

        2023-03-16 11:08:14    來源: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熊有倫并被授予湖北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獲得200萬元獎金。“守正創新攀制造珠峰,潛心治學育一流英才”是熊有倫的真實寫照。

        57年來,熊有倫院士長期活躍在科研教學一線,勇闖科研“無人區”,攀登制造珠峰,在精密測量、數字制造、機器人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建立了國際首個精密測量的評定判別理論;換刀機械手在國際上實現了零的突破;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填補國內機器人研發空白;發動機類零件的快速測量、數字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設計實現了我國汽車發動機類零件制造技術質的飛躍……


        (相關資料圖)

        堅守三尺講臺,熊有倫立德樹人貢獻突出,他的學生中有院士,有善打硬仗的“科研國家隊”,有把學問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創業先鋒隊”。他主編的《機器人學:建模、控制與視覺》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一等獎,他還獲評全國最美教師、荊楚好老師特別獎。

        熊有倫院士

        科學報國50余年,勇攀制造領域珠峰

        1966年,熊有倫從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來到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任教。改革開放初期,他作為華科大第一批公派出國的青年學者,以領隊的身份踏上前往英國的路途。優異的學術能力讓他在謝菲爾德大學備受青睞,有人勸他“留下來”,但熊有倫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國。“科教興國”“科技報國”是他不變的初心。

        機床是制造業的核心基石,但上世紀70年代,國內還沒有數控機床。憑借深厚的數學功底和機械設計基礎,熊有倫開創性地將微分幾何理論應用于解決換刀機械手高效運動規劃問題,巧妙地實現了單機械手一次換刀到位,大大提升了換刀數控銑鏜床的自動化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上世紀80年代,計算機還未普及,熊有倫已意識到精密測量需要從理論模型拓展到計算機數據分析。經過多年努力,他系統性建立了精密測量極差極小化理論,出版了我國精密測量領域前瞻性經典著作《精密測量的數學方法》;建立了集成快速測量、數字建模及面向制造設計于一體的系統平臺,為提高我國汽車發動機類零件自主快速開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作出了重要貢獻,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熊有倫工作中

        2007年,熊有倫在國際上發起“智能機器人與應用國際會議”,如今該會議已成為機器人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在中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召開,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2021年,在熊有倫的指導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機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礎科學中心落地華中科技大學,這是制造領域第一個基礎科學中心,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迄今為止資助基礎研究的“高峰”。

        近年來,熊有倫十分關注共融機器人。“共融機器人是指能與作業環境、人和其它機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適應復雜動態環境并協同作業的機器人,是未來機器人發展的趨勢,通過與人工智能、腦機接口、人機交互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在高端制造、助老助殘、空間探索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熊有倫的學生、華科大教授陶波介紹。

        熊有倫院士與青年教師交流科研項目

        多年以來,熊有倫扎根中國大地,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九五”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以及科技部973課題等多項國家級重大課題,助力推動中國制造由自動化、數字化走向智能化,由基礎走向高端。他也先后獲得了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多項榮譽,并于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培養院士的院士”帶出四代制造學人

        熊有倫是機械制造領域的“巨人”,也是“培養院士的院士”:他培養的四代制造學人在制造業、高校、國防領域已成為中流砥柱。其中,1人入選中科院院士,多人成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漢忘不了跟隨熊老師求學的日子。“1986年,熊老師帶著我們一起研究機器人,他常到我們宿舍來,跟我們一字一字推敲論文。當時全球范圍內的工業機器人總數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我國沒有一臺示教再現式關節型機器人,更談不上生產應用,強烈的使命感激勵著我們日以繼夜地干。”丁漢說,1988年,在中國科協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上,機械工程學會推薦的唯一一篇大會報告論文是熊老師和他共同完成的,但老師推薦當時才25歲的他作大會報告,“老師說學術不論頭銜,應該讓年輕人多鍛煉,多挑擔子,這次報告令我終生難忘,我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辜負老師的厚望”。

        熊有倫和科研團隊交流

        后來,熊有倫和丁漢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基于微機的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HOLPS”在1995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為我國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助力;2013年12月,丁漢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指導學生研究方向時,熊有倫經常強調“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究什么”。他鼓勵學生尹周平結合國家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進行創新,開辟先進電子制造前沿研究方向;鼓勵學生熊蔡華勇于探索“無人區”,深入生機電融合醫療康復方向,率先進行機器人多指手抓取研究……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熊有倫院士指導學生實踐操作

        如今,84歲的熊有倫依然忙碌著,在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大樓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在科研和育人的道路上繼續探索。“對于獲評湖北省科技突出貢獻獎,老師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做了科學家該做的事情,并經常鼓勵我們砥礪奮進,科學探索的道路永無止境。”陶波說。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