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宣恩李家河:文化活水潤山鄉 文明風起阡陌間

        2023-08-28 21:24:49    來源:湖北日報客戶端

        文化廣場、校園舞動滾龍連廂,村頭院壩打三棒鼓,農家書屋學技術……宣恩縣李家河鎮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文化如潺潺流水般浸潤著,文明鄉風吹過每一寸阡陌,與小橋流水的鄉村人家一同組成了“省級文明鎮”。

        在鄉村文化建設中,李家河鎮堅持“政府搭臺、群眾唱戲”,將“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轉變為“政府引導、群眾主導”,使農民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群眾成為舞臺主角,文化成為“樂民、育民、富民”的橋梁和紐帶。


        (資料圖)

        文化樂民

        “正月就把那連廂打呀(扭蓮花呀扭蓮花),二月就把那風箏扎……”夜幕降臨,村里的男女老少陸續來到便民服務中心的文化廣場,或熱情舞動,或吹拉彈唱,或駐足觀看。這邊的三棒鼓耍得精彩,那邊的連廂打得響亮。上至70歲的大媽,下至5、6歲的小學生,無不和著音樂節拍,一根小巧的連廂桿在手中上下翻飛,引來旁觀者的聲聲喝彩。

        二虎寨村村民張冬芝是連廂隊的“鐵桿粉絲”。她說,以前忙著做生意沒有時間娛樂,現在退休了看到不少人在廣場上打連廂,覺得很有意思,便買來一根連廂桿,站在隊伍的后面學,開始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現在卻入了迷。為了能到廣場上和大家一起打連廂,她每天要來回要走上30多分鐘的路,但她仍然樂此不疲。

        “滾龍連廂”是李家河鎮源起并傳播的一項土家族民間舞蹈,因其同持連廂和蓮花落子舞動而得名,其“滾、翻、彈、跳”的表演內容,“古拙,新穎,獨特,活泛”的表現樣式,有著極高的研究與藝術價值,被譽為“民族舞的瑰寶”,已成為宣恩縣的一塊特色文化品牌,排練的《鳳山連廂》在全州首屆“文化力量·民間精彩”群眾廣場舞展演評比活動中榮獲最佳表演獎,并代表恩施州參加全省“文化力量·民間精彩”群眾40余支,1000余名群眾加入其中,這些文藝隊每年在外演出200余場。在表演隊的帶動下,廣大農民文化活動積極性高漲,可謂“有廣場處,皆有滾龍連廂”,實現了“培育一支,帶動一片,活躍一村,繁榮一方”的效果。

        文化育民

        “巍巍武陵山,起伏又連綿,山上綠樹山下田,土家的搖籃。宣恩南大門,邊貿口子鎮,酉水波濤滾連滾,一腳踏兩省……”8月24日,李家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化活動室內,幾名三棒鼓愛好者正在練習該鎮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棒鼓。

        “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村級文藝骨干培訓班,文藝愛好者都可以來培訓,每一場培訓都是實打實的教學,讓他們在生活之余‘充充電’,把文藝精神帶回村里,不斷傳承李家河文化特色。”李家河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熊新宇說。

        把文化“種”下去,送到農民的心坎里。在文化育民工程中,該鎮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緊密結合,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著力點向村寨傾斜,文化服務向農民傾斜。同時,大力培育本土鄉村文化品牌,涌現出了金陵寨、板栗園、上洞坪、高橋等一批特色文化村寨,在全鎮構建了“一村一品”的文化發展格局。通過開展廣泛的文化活動,該鎮群眾的思想觀念悄然轉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文化”這顆種子在各個村寨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每當夜幕降臨或農閑時節,金陵寨村的三棒鼓愛好者就放下農具,在州級非遺傳承人陸海權的帶領下,為村民表演三棒鼓,內容既有傳統的歌頌忠孝節悌,又有新編的普法知識、國家政策宣傳等,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寨農民過上了有滋有味的文化生活。村民周勝軍高興地說,“表演隊既豐富了文化生活,又讓我們了解了法律知識和國家政策。”

        李家河鎮將文藝精神發揚到底,連續7年舉辦“白柚文化節”,吸引全鎮文藝隊參加,共唱特色戲曲、共享文化盛宴,今年以來,吸引觀眾超2000人次。

        文化富民

        “貧窮不可怕,就怕又窮又沒文化,要通過文化改變貧窮的現狀”。這是李家河鎮二虎寨村脫貧戶李吉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今年42歲的李吉海,曾是二虎寨村最典型的貧困戶,他在搬出大山住進易遷安置區后,承包荒山和荒地,種植獼猴桃、八月瓜等水果和辣椒、蓮藕等蔬菜,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了脫貧致富,并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十三五”勵志易地扶貧搬遷群眾。

        在說起自己的致富經時,李吉海說,“我遇到種植上的難題,除了向農技服務中心的技術員請教以外,還經常到農家書屋去翻閱相關書籍。農家書屋還有電腦,可以在上面找到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近年來,該鎮將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依托村級陣地,村村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和農家書屋,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每年播放各類知識講座近百場次,服務村民4800余人次;每年借閱圖書近萬冊,服務群眾5000余人次,一大批農民從文化富民工程中走上了科技、技能致富路。目前,該鎮60%以上的農民均發展了一項以上產業,掌握了1至2門實用技術,涌現了年銷售收入20萬元以上的科技種養大戶117戶,帶動560戶規模種植3000余畝,戶均增收5000元。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宣傳群眾、引領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總體目標,加強文化陣地建設、文化活動開展和文化人才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同時,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加強傳統民俗保護,結合傳統節日、民間特色節慶、白柚采摘節等,因地制宜廣泛開展鄉村文化活動,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活動潤化民風,賦能鄉村治理再提升。”該鎮分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負責人如是說。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徐蘭珍)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裸男gv网站| |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