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春耕一線觀察丨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噸糧田”如何建? 一文解讀

        2023-04-17 18:13:39    來源:杭州網

        “噸糧田”促單產 夯實豐產基礎


        (相關資料圖)

        眼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小麥進入拔節期,也是春管的關鍵期。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開展噸糧田創建”。

        那么什么是噸糧田?噸糧田里生長的小麥和普通農田里的又有什么區別?一起去看看。

        在山東德州義渡口鎮高標準農田片區,技術專家正在為麥田進行統一病蟲害防治。記者了解到,和每畝年產1000公斤糧食的“噸糧田”不同的是,這片高標準農田里包含了1.5萬畝噸半糧田,平均畝產1576.3公斤,達到噸半糧的產能。在噸半糧田里,我們看到小麥的顏色深綠、莖稈粗壯。

        專家告訴我們,到了穗期,分化會更加明顯,噸半糧的小麥抽穗更加整齊,小麥根系發達,穗大莖稈粗壯,抗倒伏能力強。灌漿期時綠葉功能好,抗早衰的同時延長灌漿時間,為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什么是噸糧田?什么又是噸半糧?

        這里也給您做一個解釋,什么是“噸糧田”“噸半糧”。

        其實,“噸糧田”,就是年糧食畝產達到一噸的農田。20世紀80年代,黃淮海以同一塊地小麥畝產400公斤,玉米畝產600公斤的策略,實現了一畝地全年產糧食1000公斤的目標。

        而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糧食高產地區,已經出現了“噸半糧田”。“噸半糧”的概念是在2021年,由山東德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噸半糧”也就是指一畝地年產量超過1500公斤。

        去年,德州超過50%的“噸半糧”核心區平均畝產1576.3公斤,達到噸半糧產能,最高畝產達1870.4公斤,刷新當地糧食單產紀錄。

        如何筑牢噸糧田“耕”基?

        作為全國首家地市級全域創建“噸半糧”的城市,山東德州有965萬畝耕地,常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50億斤以上,用占全國0.9%的耕地生產出了全國3%的小麥、1.4%的玉米,

        如何在噸糧之上再促進單產提升?當地破解了哪些難題?

        為了解決水源的問題,德州市在實施高標準農田提升工程的同時,大力建設噴灌、管灌設施,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種糧大戶尹殿東在德州市慶云縣承包了2100多畝農田,高標準農田建成后,他家土地不再是“碎片化”,農田灌溉及耕作條件明顯改善。

        尹殿東:現在引水渠修好后,片片相連、塊塊相通,距離較遠的田塊也不缺水了,旱能澆澇能排。目前修好的田間橋,有利于指針式噴灌的平穩通過,農耕時,便于農業機械和運輸車輛的通過,現在是省時、省力,效率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德州市的高標準農田達到772.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0%。

        如何培育本土化的“良種”?

        除了農田必須是高標準農田之外,本土化的“良種”也是噸糧田必不可少的一環。

        張文國是德州一家種子企業的負責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地里查看新育種小麥的各項性狀。

        張文國:這個你看分蘗,一粒種子12個分蘗,今年倒春寒,這個品種抗凍性很好,根系粗壯,很白,沒有根腐和莖腐。

        去年,張文國公司選育的德麥008,小麥平均畝產高達839.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小麥單產最高紀錄。今年,他們在德麥008的基礎上又共選育了幾十個品種進行試驗。

        種子適應本地氣候和環境,才能呈現最好的長勢,這也要求種子必須本土化。

        去年,德州的15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和山東省審定,審定品種總數達160余個。目前,德州全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9%,種子質量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9%以上。

        如何實現從“單技應用”到“多技集成”?

        采訪中,記者發現,在噸糧田的建設過程中,單一技術的應用很難提升糧食產量,必須實施多項增產技術,

        而德州在推廣集成增產技術的過程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在德州樂陵南夏村,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科技小院”。這里聚集了多家國內農業高校的碩士生、博士生。眼下正是小麥春管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

        青島農業大學樂陵科技小院研究生 周培福:那像我手里這種,有4個分蘗,5個分蘗的這種,就是咱們的一類苗兒,一類苗兒麥田的追肥澆水可以適當晚兩天。

        為了加大科技資源的整合力度,在技術推廣過程中,德州改變過去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模式,通過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讓技術真正落到萬畝田間。

        種糧大戶張丙學在臨邑縣合務鎮承包了450畝地種玉米和小麥,他通過半托管的方式,把自家土地交給當地合作社進行管理。

        張丙學:今年從開始小麥管理施肥到澆水,包括用藥一直都是跟公司合作。

        張丙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由合作社托管的種植成本每畝1100元,自管大概1200至1250元,每畝可節省150元左右。

        目前,德州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3769萬畝,通過經驗累積,當地還創建了以機械化生產、病蟲草害防控等技術規范系列標準,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陳燁煒 宋建春 王朋 山東臺)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jizzjizz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