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廣水“報癡”宋晏儒:63年收藏7000多種、10萬余份報紙 新資訊

        2023-03-19 11:04:44    來源:湖北日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3月17日,宋晏儒的“集報屋”,視線所及,全是報紙。

        柜子上,報紙壘放的比人還高;床上,從國外收集來的報紙鋪滿整個床鋪;閣樓上,成捆成捆的報紙塞滿角落;書桌上、抽屜里、檔案袋內,處處是剪貼成冊的報紙。

        宋晏儒是原廣水市衛生局退休干部。這個最高“學歷”只有小學的老人,用了近一輩子的時間收藏了7000多種、10余萬份報紙,涵蓋了清代、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時期。

        “生命不息,集報不止。報紙是我的精神財富,我集報,我快樂。”年近耄耋,老人金句頻出。

        一份報紙打開“新世界”

        1960年7月3日的《人民日報》是宋晏儒收集的第一份報紙。

        當時,讀小學三年級的宋晏儒,在老師辦公室看到報紙上刊發的插秧機新聞,驚奇不已。

        “那時在農村插秧,頭頂烈日、腳踩泥水、長時間彎腰,非常辛苦。”宋晏儒說,他向老師要了這份報紙回村,興奮地從村頭跑到村尾,大聲吆喝,“快看,別人用上了插秧機,以后咱們再也不用自己插秧了!”

        從此,宋晏儒在給老師辦公室打掃衛生時,常借機翻閱各類報紙。“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雖然有很多字不認識,但報紙上的新聞讓宋晏儒大開眼界。那時,一份報紙4分錢,征訂一個月的報紙要一塊多。宋晏儒突發“奇想”,能不能找老師訂份報紙?

        宋晏儒找到老師表明想法,老師卻說:“你家連幾塊錢的學雜費都交不起,哪兒有錢訂報呀?”

        “我可以撿蟬殼、挖蜈蚣賣錢!”宋晏儒回答。

        老師和宋晏儒家人商量后,拒絕了他的請求,但想擁有報紙的夢想自此埋進宋晏儒心底。

        白天沒時間看報,晚上沒時間睡覺

        1964年,宋晏儒參軍,從此夢想成真。

        連隊征訂了《人民日報》《天津日報》《工程兵報》《戰友報》,宋晏儒白天參加部隊訓練、國防施工,忙得沒時間看報;晚上看報紙、學文章,忙得沒時間睡覺。

        宋晏儒小學“學歷”,看報時常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就查字典,一個字一個字地查。漸漸的,宋晏儒基本能做到無障礙閱讀。宋晏儒在部隊進步很快,幾年時間,從班長到排長,到破格提拔為政治指導員,又被安排到新組建的連隊工作。

        面對人數急劇增加的隊伍,宋晏儒深感“能力有限”“力不從心”。他把壓力變成讀書看報的動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成功推動連隊建設進入先進行列。宋晏儒先后在師里介紹經驗,在北京出席先進代表大會,《解放軍報》還在頭版報道了連隊建設成果。

        連隊輾轉天津、北京、邯鄲,宋晏儒一直將收集的報紙帶在身邊。1986年,宋晏儒轉業時,帶回了在部隊收集的10麻袋報紙,足足有500多斤。

        43個字激發寫稿熱情

        報紙讀得多了,看到別人的稿子被發表,宋晏儒心癢癢的,也嘗試著寫稿、投稿。

        1971年,宋晏儒向《工程兵報》投了一篇約800字的稿件,最終連標點在內用了43個字。“還是很激動,這43個字激發了我的寫稿熱情。”宋晏儒說,生活中碰到好人好事,有感而發,他總愛寫一寫,先后在《人民日報》《湖北日報》《孝感日報》《隨州日報》發表數十篇報道,還被《隨州日報》評為2002年度模范通訊員。

        針對應山城區“樓房林立不見林,到了夏天熱死人”的現狀,宋晏儒花了一個多月時間,騎著自行車跑遍大街小巷,挨個單位、小區暗訪,撰寫出了《應山城區的綠化現狀與建議》,成功在報紙上刊發。

        除夕夜,看到環衛工人仍然堅守崗位,奮戰在大街小巷,他有感而發,撰寫了《環衛工人的除夕之夜》,在《廣水日報》刊發。文章發表后,環衛所干部職工受到極大鼓舞,打聽到宋晏儒家后,親自上門拜年。

        “集報是一種信仰和享受”

        “老宋不抽煙,不喝酒,就這一個愛好。”老伴對宋晏儒很是支持,“這是正能量”。

        因為太愛報,宋晏儒也做過“不光彩”的事。轉業回到廣水市衛生局工作后,在局機關報紙上看到有趣、重要的內容,他常拿剪刀剪下來,分類粘貼到剪貼本上。

        時間一長,有同事就編了個順口溜戲謔他:“老宋報紙看不得,看了報紙一個缺。”

        老宋“聞過則改”,他開始抄報,堅持了兩年,抄了幾大本。但抄報麻煩費時,他改變了方法,每到年底,就找到局領導和辦公室工作人員,把廢報紙全部要回家,集中剪貼。

        1998年,宋晏儒退休后,開始訂報、買報,每年征訂費上千元。還托親戚朋友從國外帶報紙回來,家里收集了泰國、越南、澳大利亞、阿聯酋等國家的報紙。兒子在南京工作,知道父親喜歡集報,每次回來都給他帶幾百斤的報紙。

        “集報是一種信仰和享受。”宋晏儒說,集報群體很大,通過報友拉報友,他加入了全國各地50多個報紙收集群,交流集報心得,互相寄送報紙。他收藏的最貴的一份報紙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申報》,就是花360元從報友手中所購。

        “前幾天還在群里買了10份雷鋒報。”宋晏儒說,廣水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啟動儀式上,他用33個展板,展示了自己收藏的雷鋒簡報,吸引了大波市民參觀閱覽。

        “報紙是今天的新聞,明天的歷史,我對報紙情有獨鐘。”宋晏儒自豪地說,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只上過小學,“我用報紙將兩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大學生,他們跟我一樣,都是在墨香中成長,在鉛字里吸取知識”。

        (湖北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劉冬、程淇)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91亚洲精品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